對愛吃之人來說,心目中總有一張美食地圖,為尋覓至愛美味而穿梭大街小巷。日本全國的美食多不勝數,當中更有不少極上食材是產地限定的味道,JNTO現為你呈上日本頂級食材地圖!

北海道海膽是品質和美味的保證,但到底哪裡才能找到最美味的海膽呢? 地大物博的北海道有多個海膽名產地,在北面的利尻島及禮文島,就能享受即捕即開即吃的鮮味。遊客不但能親身到漁船上嘗試以專用漁網捕捉海膽,亦可在當地的體驗設施一試取出海膽肉的過程再一嚐其鮮味。

每年6月至8月,可來到位於札幌西北面的積丹半島,在神威岬及島武意海岸附近的部分餐廳由漁民們經營,提供即捕即製的生海膽丼,鋪滿飯碗的海膽粒粒色澤飽滿,味道濃厚甘甜,定必大滿足!當地的海膽幾乎全部只提供予積丹町內的店舖,連北海道其他城市也吃不到,愛海膽的朋友值得為此一訪!

喉黑正名為「赤鯥」,但由於喉部呈黑色而在北陸地區有「喉黑」之名,紅鱗的外型有點像喜知次,看似瘦弱但飽含脂肪,加上產量之少令喉黑一躍成為高級魚種。

喉黑常見於日本海沿岸,當中以新潟產的特別肥美。雖然喉黑不分季節一年四季都能捕獲,但新潟的喉黑在7月至9月的產卵期前最美味,與其他產地的秋冬略為不同。

由於肉厚且油脂豐膄,喉黑又被稱為「白身魚的拖羅」,以鹽燒或烹煮享用,單是以筷子夾出魚肉時,已見油脂滿瀉,在新潟的壽司店更能嚐到連皮炙燒的喉黑壽司,肥美的口感叫人一試難忘。

松茸不但是秋日美味的代表,也是日本高級食材的表表者。由於松茸的生長講究土地、樹木、氣候等因素,長野縣上田市及豐丘村是為數不多的盛產地。上田市的赤松森林,以及豐丘村附近伊那谷獨有的氣候土壤正適合松茸生長,難得能找到日本產的松茸,當然要到當地品嚐一下!

每到松茸季節的9月下旬至10月下旬,上田市的店家就會在能採到松茸的山邊架起松茸小屋,以當日收穫的松茸製成松茸飯、土瓶蒸、松茸鍋及燒松茸等,讓大家享受一頓松茸盛宴。在豐丘村則不但能享受松茸料理,更可在農家直送的店子購買新鮮松茸。特別推介燒松茸,燻燒時的松茸香氣四溢,不可不試!

每年12月,當天空響起雷鳴,就是富山縣漁民們開始忙碌的季節,全因雷聲代表著捕捉寒鰤的季節即將來臨。鰤魚是著名的「出世魚」,與油甘魚實屬同一品種,但在日本則隨成長而賦予不同的名字,一般到第三年的冬天,重約10公斤的油甘魚才能冠上鰤魚之名。「出世魚」在日本有出人頭地的好意頭,背後意義以至油脂豐腴的美味令鰤魚深受當地人喜愛。

每年12月至1月,寒鰤跟隨氣候而游入富山灣,令當地成為日本首屈一指的寒鰤捕獲地,油分飽滿而巨型的寒鰤更被稱為「富山灣的王者」,因為冬日限定而有「寒鰤」之名。由於經過激流才到達富山灣,久經考驗的寒鰤亦份外美味,吃法除了刺身、鍋物和燒烤之外,當地更會做成「Kabura壽司(かぶら寿司)」及鰤魚白蘿蔔等鄉土料理。

若在春季來到京都,一定有機會在日本料理店碰上竹筍。在不時不食的日本,竹筍是春季蔬菜的表表者,當中京都府洛西地區的長岡京市及向日市更是優質竹筍的盛產地。與香港的竹筍比較,當地的新鮮竹筍不但口感爽嫩,而且鮮味突出,不具竹筍的腥味,是日本高級料亭珍而重之的高級食材。

竹筍是春天京料理的必備食材,從4月起,在當地不難找到由竹筍農家直送的小店,長岡京市的日本料理餐廳更必定以當地盛產的竹筍入饌,不論天婦羅、壽司、佃煮、西京漬及釜飯亦能找到竹筍的身影,不同做法的口感各異,叫人驚訝於竹筍的可塑性。

紅楚蟹以日本海沿岸地區為主要產地,北陸等地都能捕獲,當中以鳥取縣境港市為全日本第一的紅楚蟹產地。紅楚蟹一如其名外表呈鮮紅色,在當地被暱稱為「紅蟹」,其實紅楚蟹即雌性松葉蟹,所以體型與松葉蟹相若,而全身幾乎均可食用或製成加工品,連蟹殼也能用作健康食品的原料。

紅楚蟹是從日本海800米深處打撈回來的,由於是深海蟹而難以保存,即使在日本國內也只能即捕即吃,想吃到最新鮮的紅楚蟹就必須到漁港附近。紅楚蟹當造季節為9 月至6月,當中以入冬時節的紅楚蟹最為肥美,必試當地名物的境港新蟹飯!

河豚含劇毒是眾所周知的事實,至今仍必須由持有相關執照的料理人來操刀,高難度的處理方法令河豚成為高級食材。當中山口縣下關市為全日本處理最多河豚之地,有趣的是當地取河豚(Fugu)的諧音「福」(Fuku),稱之為「福魚」。

河豚的吃法多樣,從炸物到火鍋風味各有不同,下關市最具代表性的河豚料理,是排列在圓盤上的河豚刺身,將薄切的刺身片砌成各款形狀如菊花、牡丹等,盡見料理人的刀功與心思。由於河豚肉本身厚實而富有彈性,所以必須切成薄片,才能恰好地享受肉質的彈牙口感與獨有的味道。河豚刺身通常配以柚子醋品嚐,當地更有為河豚而特製的柚子醋及「河豚蔥」,以突出魚肉的鮮味。

如果你是食肉獸,來到熊本時記得一定要試當地名物「赤牛」(あか牛)。赤牛是在熊本阿蘇地區放牧的草飼牛,相比起黑毛和牛種超過100萬頭的飼養數量,屬褐毛和牛種的赤牛在全國只有23,000頭,主要在熊本縣及高知縣出產,作為食用的更只佔全國牛肉的不足1%,在供給有限的情況下,令赤牛成為當地限定的美味。

相比起其他和牛,赤牛的特色是只含適量脂肪,雖然不如一般和牛一樣有入口即化之感,但赤身牛味香濃亦較健康,是難得可以原塊牛扒烹調的和牛品種。赤牛基本上只能在當地餐廳才可嚐到,大多會做成半生熟的牛肉丼飯或以原塊牛扒享用,不論和風或洋風,同樣滋味。

Credit:©熊本県